市场传声:不敢动,不能动?权健事件后的直销行业现状

| 2019-06-17 15:25 | 阅读 : 2884

摘要:直销邦讯 伴随着4月进入了尾声,联合整治“保健”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已正式告一段落,但是,这次百日行动给市场带来的整肃却是会一直持续下去。权健事件已经过去了5个月,在这5个月的时间里:百日行动开启,13个督导组分赴各地督查;商务部开展直销企业自查摸底和信息审核登记的工作;两会期间,两个条例修改成了行业热议的话题;商务部表示将出台《直销经营许可管理办法》……

直销邦讯   伴随着4月进入了尾声,联合整治“保健”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已正式告一段落,但是,这次百日行动给市场带来的整肃却是会一直持续下去。权健事件已经过去了5个月,在这5个月的时间里:百日行动开启,13个督导组分赴各地督查;商务部开展直销企业自查摸底和信息审核登记的工作;两会期间,两个条例修改成了行业热议的话题;商务部表示将出台《直销经营许可管理办法》……


那么到了今天,直销市场的状况如何?市场一线的直销员和经销商们又面临着哪些困境呢?


不敢做市场,市场做不动


据直销邦了解,多家直销企业业绩都有下滑,有的甚至出现裁员、暂停直销业务等情况。市场管得严,企业也就不敢有所动作,就怕被有关部门和媒体“盯”上,所以开会少了、报单少了,进而导致业绩也少了。更有市场人士向直销邦反映,从去年年底到现在,业绩严重缩水到20%,不是不敢做市场,就是市场做不动。


上市直企业绩下滑或微增


从12家上市直企发布的2018年财报来看(详情回顾《重磅!12家上市直销公司公布2018年财报,天士力、康宝莱、如新、优莎娜等8家报涨》,2018年企业整体以业绩下滑或微增为主基调,照今年的形势来看,这种基调还会一直保持。


停止国内业务,全面布局海外市场


有消息称某内资直销公司目前已基本停止国内直销业务,将退出中国市场,全面进军海外直销市场。


效益不好,资金出现困难


一些由微商转型直销的企业,在这段敏感时期内,不仅停掉了公司的业务,还遣散了管理团队并搬离了原来办公地点。在公司效益不好以及出现资金困难的情况下,一些公司不得不“壮士断腕”。


影响远超1998年的“一刀切”


某大型外资直销企业高管透露,她认为,权健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、对拿牌或正在申牌的企业的影响,已经超过20年前的“一刀切”了。


申牌企业拿回2000万保证金


今年2月,商务部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,已经暂停办理直销相关的审批、备案等事项。该消息一出,对于已经递交申牌资料,或者已经受理公示的企业来说,可谓是个“噩耗”。鉴于市场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,一些企业纷纷要求取回保证金。应企业要求,商务部也下发了要求地方商务厅(局)动员本地内资申牌企业主动撤回直销申请,取回保证金的通知。


谋求与新商业模式结合


除了以上几种相对消极的做法,直销企业中也不乏留守行业、积极修炼内功的。在抖音、短视频、直播等工具迭代更新的背景下,有些公司已经谋求与社交电商模式结合,以实现自身的转型突破。


两个条例修改,《直销经营许可管理办法》即将出台


在监管层面上,今年3月,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在会见美国安利公司董事会联合主席德·狄维士先生一行时表示,政府正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,通过修订法律法规等多项措施规范直销行业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对两个条例进行修订,即将出台《直销经营许可管理办法》来作为直销审批的规范,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声音表明出台的具体时间。


从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,监管部门对直销的监管还将持续加强。近日,湖北省出台打击传销和整治违法直销专项行动方案,将打击传销和违规直销的工作持续到2019年结束。正如市场监管总局多次提到的,将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来规范直销行业。监管势必是越来越严的了,直销行业若想重整旗鼓,就不能消极下去,亟需提振市场信心,守正创新,破茧而生。


阅读量:2884 收藏: 136

分享:

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推荐阅读

文章排行

      二维码

      1. 微信订阅号

      2. 联系客服